2024年3月13日下午,山西大学经济史专业教师及全体硕博研究生在思创楼602会议室召开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第29期经济史学工作坊。本期工作坊邀请李补喜教授报告,报告题目为:《山西票号汇兑业务的会计记录特征与范式研究——基于山西票号会计资料的解读》,会议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成虎教授主持。
李老师以票号会计资料为主要内容,从汇兑制度、顺汇与逆汇、文本特征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深刻,令在场各位老师同学耳目一新。李老师首先从山西票号的汇兑制度相关概念出发,区分了顺汇与逆汇,并通过汇票、往来书信等史料将汇兑种类作了进一步讲解。其次,通过账簿资料中的汇兑往来书信,总结了汇兑方式的文本特征,包含了流水账、总结账等多种类别,涉及多家票号,史料可谓详实。最后阐明了汇兑类型的三点价值,为学者研究票号资金管理、金融市场运作及区域经济贸易等提供十分有意义的参考。
报告结束后,与会老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王瑞芬老师认为,李老师的研究方法对于自己目前的研究(典商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吕长全老师认为,李老师的研究首先为解读中国传统会计账簿提供了一把“钥匙”,有利于中西会计制度的比较;其次,晋商会计账簿所提到的“记账银”只规定了“平”,而未规定“色”,或可为商人赚钱利润留下一定的弹性空间。荣晓峰老师谈到,传统会计账簿的识别与解读是对阻碍学者深入研究的主要障碍,李老师的研究为学者提供了较大启发,特别有助于推进自己的研究(行化银研究)。
最后,荣晓峰老师作出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达到了非常好的交流效果,李补喜老师的讲授使老师同学们受益匪浅,大家在与李老师交流探讨中解决了不少困惑已久的问题,学习到了新的研究思路,加深了对传统会计制度的理解。
山西大学经济史学工作坊旨在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学习的平台,主讲人分享学术观点,老师同学交流探讨,以此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进步,促进经济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方面的创新,达到科研和教学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