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下午,山西大学经济史专业教师及全体硕博士研究生在思创楼602会议室召开山西大学第40期经济史学工作坊。本期工作坊邀请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刘文斌副教授作报告,报告题目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山西仓库物资清理调配活动考察分析——以工业系统为例》,会议由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刘成虎教授主持。
刘老师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山西实施仓库物资清调工作的背景、实施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均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考察,并对清调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认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山西通过对仓库物资的清理和调配,摸清了家底,提高物资利用率,使广大企业职工树立了爱厂节约的主人翁意识。以山西为代表,在全国普遍实施的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工作,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集中统一物资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清调工作中形成的“过紧日子”的优良传统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针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张朋老师认为,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山西仓库物资清理调配活动的分析很有价值,但对清理出的物资为什么要以小米计价应予说明,对当时居民人均小米的月消费量进行交代,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经济情况。刘俊老师提出,文章涉及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一些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与抗战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在目的与理念上是否存在继承性或关联性。硕士研究生王颂雨提出,山西仓库物资清调活动中所清出中的物资是否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硕士研究生周磊就清调工作中物资估值标准与方法问题与刘老师进行了交流。刘文斌老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并对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
刘成虎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山西仓库物资清理调配活动的考察分析是一个较为有意义的选题,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已经梳理得很细,或可更多关注其对于当时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作用和意义;还需要更多省级层面的资料来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便得出更具普遍性和说服力的结论。此外,还可结合当前国家的财政热点问题进行关联分析。
山西大学经济史学工作坊由晋商学研究所、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省晋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旨在探索有组织科研发展路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育理论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经济史学科建设。